先從日本從2010年開始推動「在地整體照顧系統」講起(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)。在地整體照顧系統原先強調「四助」,即公助、共助、互助、自助。
(一)自助:個人的生活與健康靠個人維持。
(二)互助:朋友、熟人、左右鄰居之間,以及志工彼此互相幫助。
(三)共助:全民健保、長照2.0等制度性資源。
(四)公助:社會救助。如果某個問題是自助、互助、共助都解決不了時,才尋求公助。
''社區共生''就是建立在上述原本的''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''所擴大發展的東西。原本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是高齡政策的產物,所以只注重老人,但是’’社區共生’’就有點像是'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''2.0版,就是把對象擴大到所有居民身上,不再只限老人。
2015年安倍政府提出「一億総活躍社会」(日本人口退縮到只剩一億人還是可以很活躍)。當中2016年就有把’’社區共生’’寫進白皮書裡。當中,政府(厚生勞動省)對地域共生的解釋是:
「創造能夠包容所有人共同居住、找到生存價值的社區,包括小孩、老人、身障者等。為此,不分誰是幫助者、誰是被幫助者,而是社區中所有住民都扮演著某一些腳色,互相扶持,同時也能夠活出自己。為了創造出這樣的共生社區,公部門的服務也必須共同投入,同時期待民間營利、非營利組織都能一起加入,創造出地方的生活文化。」
同時,在2016年提出「我が事、丸ごと」的口號,此口號被厚生勞動省當作設立社區共生本部的slogan。
然而有學者(須賀由紀子 註1)認為,,雖然日本上一個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有法律上的實踐定義,但是這個''社區共生社會''比較像是先描繪出一個未來的社會願景,而還沒有法律上的定義(2018年的引用,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立法了)。作者也認為因為尚未立法,會造成對應的行政機關難以開始施展手腳。
以下是在台灣獨立評論網站上讀到的一段話,覺得可以用來幫助理解:
「共生社區指標是當地的「關係人口」有沒有增加?這是日本總務省提出的概念。「關係人口」意味與社區產生有機連結,介於「定住人口」以及「交流人口」之間。他們不一定居住在社區內,可是當社區有需求時可以提供協助。換言之,或許終究無法避免人口總數減少,但「關係人口」可以增加。」(取自:https://opinion.cw.com.tw/blog/profile/448/article/7010)
- 可閱讀資料:
註1:「地域共生社会と自立した地域づくり」(須賀由紀子)
- 朝向「地域共生社會」努力:地域共生的發展與改革(日本政府網站) https://www.mhlw.go.jp/stf/newpage_00506.html
- 厚生勞動省 第九次 地域共生檢討會 會議記錄與整理(去年12月政府產官學開的會) https://www.mhlw.go.jp/content/12602000/000575898.pdf
- 地域共生是甚麼?(「地域共生社会とは」) (日本医療法人社団網頁) https://www.yushoukai.org/blog/inclusion
- 其他補充資料:
- 臉書:淺談日本地域(社區)共生的實踐脈絡 網址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