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外在臉書推薦頁上看到這本書,不管是標題也好、封面設計也好,都十分吸引我,就在博客來立馬下單了。當初原本以為是探討人生晚年性生活的知識類書籍,沒想到,書到手後一翻開,才發現是七則短篇小說。剛開始有點失望,比起小說,原本會更希望以客觀的角度去了解老年人的情慾,不過隨著閱讀《老年恐怖性愛》,卻也讓我漸漸欣賞起這幾則短篇小說的美好。

25189890_1317926291645123_1752734339_o.jpg

        這七則短篇小說,分別描寫七位不同的大齡主角,有的結婚、有的離婚、有的再婚、有的外遇、有的單身,他們在各自中年、晚年的生命中,如何與婚姻、家庭以及自己的情愛關係互動。換言之,這本書並非完全狹義聚焦在「性愛」(have sex)這件事情上,而是透過主角的故事,帶領讀者從主角生命一部分的窺探中,去了解情慾在晚年細微的波動和變化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七則故事之中,我最喜歡的是〈快樂小島〉還有〈人造物〉兩篇。

        〈快樂小島〉描述的是母女的故事。敘述女兒梅若林將母親葛西送往安養院後,在探視的某天所發生的事情。脾氣倔強、個性大膽奔放的九十歲母親,與智慧聰明、體貼專情的六十歲女兒,這兩個人在故事中的關係被作者描寫得十分細緻,兩位母女各自複雜的婚姻與愛情經驗,影響著彼此的關係。在一次母親無法控制自己失禁的場合下,梅若林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意氣風發的母親也有會衰敗的一天,而自尊心強的葛西面對自己的失能,則是充滿了憤怒與慚愧。

之所以喜歡〈快樂小島〉,不僅是因為這段單純的故事讓我讀出普遍一對「老母女」的關係縮影,更因為作者描寫安養院之到位,讓我在閱讀中,不斷回想起自己在美國老人日照中心實習的回憶。書中的這句話:「『哈------』葛西對一名高壯的黑人女侍大喊,她正在為另一桌點餐。(大部分住民都是白人,而廚房工作人員全是黑人)。」更讓我確信作者是有做功課的,因為我在的機構就是如此。

 

〈人造物〉則是讓我對於作者寫作題材之寬廣而驚艷的一篇。寫的是一個女科學家與再婚音樂家先生的婚姻生活,這個家庭中包含了她先生第一任婚姻的女兒,與她自己親生的兒子、女兒們。我很喜歡看一個事業繁忙的女性,如何調適著她的工作與家庭的故事。不過喜歡這篇的重點,是因為題材的新穎和寫作的到位而讓我印象深刻:

「她滑開籠子上蓋,抓住離她最近的顫抖小生物,拎出來,另一隻手舉起美工刀;她將老鼠的頭固定的平台上,牠扭曲的身體剛好位於平台邊緣,粉紅小腳在空氣中亂踢,肛門排出一粒粒黑便,還一邊抽搐,一邊尿在她手上。她下刀切過頸部下方,老鼠的頭就這樣留在平台上,羅緹緊抓住仍在掙扎的身體,血液從切口持續噴出,她的臉頰突然感覺一陣濕潤。」

雖然這個描寫實驗的部分不是篇章的重點,但是看到這裡還是讓我驚訝,作者對於不同領域的深刻描寫之細微、寫實,讓我看得很過癮。

 

承接上述所言,會使我喜歡《老年恐怖性愛》的理由之一,便是作者在每一個不同的篇章,都用了完全不同的主題和角色。作者描寫過讀美術大學的女學生與中年男子的情慾,描寫身為醫生的妻子與物理學家的丈夫的渡輪遊,描寫妻子與癌末先生的晚年生活等等(還有911的歷史脈絡)....,當中都大量融合了不同職業背景的知識領域進入故事當中。

有生活在時尚藝術界的女大學生,也有在科學界工作、為了論文遭受阻撓而煩惱的妻子等等,讀起來有種很寫實的感覺(又可以學到不少知識XD)。在書末,作者感謝在每個短篇中,提供給她靈感、並對專門領域知識校對的朋友們,便可以看到,原來並不是作者一人就可以書寫得如此周全的,但我還是相當佩服。

 

《老年恐怖性愛》不是一本情慾四溢的小說,若要我形容,可能會是靜靜流淌著晚年情慾的成熟之田。故事中的感情有寂寞、有無奈,有活力、有悲哀,有驚悚、有激情,然而在我讀來,更多的是一種無可避免、普世皆然的人的情欲末路(這會不會是因此取名為「恐怖」的原因?)

但是這條末路卻又不是死寂而無聲的,因著形形色色的生命,而有不同的情慾的展現方式。在那情慾的展現中,我更喜歡用「人的晚年生命」這樣的詮釋角度,去溫柔的包裹這本書要傳達的意義。

 

本書資訊:

《老年恐怖性愛》

作者:Arlene Heyman (愛琳.海曼)

譯者:葉佳怡

出版:南方家園文化( 初版一刷 2017/7)

定價:新台幣340元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老年恐怖性愛 讀後感
    全站熱搜

    <鏡さん>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