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於台灣剛出版的時候(事實上日本在2011年就出版了),就注意到香織這部有著閃亮亮封面的作品,可惜一直都沒有機會好好閱讀,這幾天終於能欣賞一番。
這本花了江國香織三年構想取材、兩年寫作的小說,
究竟想要帶我們討論甚麼呢?
「一對個性迥異的姊妹,卻能共享一切,包括情人。
一位美麗的青春少女愛上有婦之夫,甘願承受委屈。
關於愛情,共享還是獨有?奮不顧身追求的就是幸福嗎?」
這是印在封面角落的簡介,一看便覺得本書又會是挑戰對於感情刻板模樣的故事XD
讀香織的作品,常常會覺得故事內容有點在挑戰普世的道德底線(?),
雖然有時候不免會覺得「這真的會發生在現實中嗎?」的疑問,
不過誰又知道,每天發生在世界上的感情故事,都長些甚麼樣呢?
進而去想,那麼,自己的故事又會是怎麼樣呢?
<以下有雷>
故事內容:
佐和子和米凱爾是一對移民阿根廷、關係非常好日本姊妹。
年輕的時候他們便以遊戲的姿態穿梭在男女情感之間,有著要「彼此共享彼此男人」的默契,一個交了男友,另一位就去引誘試探,以此證明男孩子們都是無法給出承諾的人。直到於日本大學求學期間,姊妹倆遇到達哉出現為止。姐姐佐和子首次對米凱爾宣示對達哉的主權,這樣的在姊妹倆之間產生了變化。
這種看起來有點誇張的故事起頭,同樣的內容,在不同的作家筆下可能會變成八點檔的煽情劇情(?),但是作者是香織!每次最期待的,就是香織如何藉由故事,剖析一段關係影響另一段關係的細膩情感。
兩個姐妹都同時愛上達哉,最後跟達哉在一起的,則是搶先一步宣示主權的佐和子,米凱爾則是因為風流成性,懷了愛蓮成為了單親媽媽。
佐和子最後選擇離開達哉,最後選擇跟「同類人」田渕移居阿根廷。
十幾年沒相見的米凱爾和達哉,因為達哉踏上尋找佐和子之旅而相見,又再次發生關係。
米凱爾的女兒艾蓮,則與米凱爾的上司費昆多,展開相差三十幾歲的戀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寫作筆觸:
在以上錯綜複雜的關係,讀者藉由香織的筆觸,不斷跳躍在不同的時間、不同的空間、不同的敘事觀點之中,試圖去理解一段關係如何牽動著另一段關係。
在長篇小說中,我發現香織好像很喜歡在同一部作品,使用很多不同人稱和視角寫故事。我想,這也是他之所以能將感情描寫之細的原因。正因為內容和情感很複雜,才更要讓角色們說出自己的想法。(但是好好操作這點卻不容易><)
在《金米糖灑落的地方》我也發現一點令我在意的地方,雖然切換了佐和子、米凱爾、愛蓮和達哉的視角,但是只有愛蓮會用第一人稱的「我」來敘述,其他都是第三人稱,是因為這樣子比較容易用孩子氣的口吻,切開與其他角色的年齡差距感嗎?
另外,本書的結尾真的是令我非常喜歡,好想知道信封裡裝的是甚麼東西啊啊啊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心得:
「你聽起來可能會覺得很奇怪,每次發現你外遇,我都會覺得對米凱爾過意不去。很奇怪吧?可是真的是這樣。然後,我漸漸無法忍受有這樣想法的日子。」
這是佐和子在後期對達哉說的話,明確的表示她不可再跟達哉一起共同生活。
我覺得這句話,道出了米凱爾、佐和子、和達哉關係中的精隨。
米凱爾與佐和子是姊妹關係,
佐和子與達哉是夫婦關係,
米凱爾與達哉是朋友、床伴關係,
米凱爾與愛蓮是母女關係。
我整理了以下的關係圖(我好認真):
米凱爾故意讓佐和子以為愛蓮的爸爸是達哉,
佐和子跟田渕在一起不是因為愛他,而是因為他們是不會產生問題的同類人,
米凱爾後悔是不是因為愛蓮沒有爸爸,而讓愛蓮愛上大她30歲的男人,
愛蓮選擇跟佐和子傾訴自己的心情,因為「外遇」的佐和子或許懂自己的心情。
這些互動,都代表者關係的流動,和對彼此的影響。
也就是說,這是討論親情、愛情、友情,如何在不同時間空間交錯的故事,彼此影響著彼此,彼此在時空中選擇放棄、或是尋求,選擇保密、或是傾訴。
其實我最喜歡的是愛蓮和米凱爾這對母女的關係,香織筆下角色間看似親密和溫暖的互動,但時常蘊藏淒涼和無奈。然而,我認為愛蓮和母親米凱爾,從頭到尾都散發著溫暖的光芒,表面上看來是不平衡、有著不想說的祕密的單親家庭,但是在這對母女的家中,其實包含著很多包容的力量與空間。相反的,看起來家庭愛情都擁有的佐和子,卻因為關係的飽滿而產生矛盾。
我相當喜歡在本作中的推薦序,彭樹君寫道:「江國香織筆下的女人也總有一種若無其事的優雅,然而內心卻承受著激烈的撞擊。」這是一個相當細緻寫正確的觀察,我想也是這種心境的女人,在香織的作品中總是特別吸引著我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金米糖撒落的地方》訪談影片
我在YOUTUBE上面找到了2011年,香織接受這本書訪談的影片。
在4分50秒之處,她提到了《金米糖撒落的地方》之中「共有」的概念。
「完全な共有じゃなくても、知り合いになれば、もちろん、ある種共有ですね。」
意思是:「即使不是完全的共享,只要是共同認識的人,也都算是一種共享吧。」
佐和子和米凱爾年輕時,習慣用愛情遊戲的方式共享男人,這或許是一種極端的共有。不過想想,就算不是姊妹、就算不是戀人,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很多這種「共享」的關係。想想,你是不是也透過朋友認識很多共同朋友?你的伴侶是不是也認識你的閨密呢?
如果廣義的來看,這種關係和關係之間的共享、衝突,其實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啊。你也是這樣想的嗎?
PS看了這部影片,覺得香織總是給人素顏、常常微笑的印象,更喜歡她了~~
(還有他那令人印象深刻的頭髮XDDDDDD)
本書資訊
《金米糖撒落的地方》
原文:金米糖の降るところ
作者:江國香織
譯者:張富玲
出版:麥田出版(初版一刷 2014/8)
定價:新台幣340元